(相關資料圖)
面對新冠防控策略調整的新形勢,各地陸續迎來第一波奧密克戎感染高峰,各級醫療機構都面臨巨大考驗,如何做好患者的合理分診,將醫療資源集中到對重癥患者的救治,對于抗擊疫情至關重要。
12月21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呼吸界》的“解密不一樣的流感”系列講座中談到新冠重癥救治時候表示,重癥救治的時間前移在大流行期間是非?!熬让钡??;鶎俞t院提升力所能及的救治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
張文宏說,在病人數量大幅增加的時候,難免產生醫療資源的擠兌,那么應該提升對老年人居家監測的能力,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的救治能力。他提醒稱,應警惕高齡老人的“沉默性缺氧”,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自己購買、或者居委會也可以給80歲以上的老年人派送簡易的指脈氧儀,監測感染的高危人員是否有重癥風險;基層醫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基本的氧療,同時給予小劑量的激素、或俯臥位通氣治療,以減輕高級別醫院收治重癥病人的壓力。
“提升對脆弱人群的救治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是問題的關鍵。在疫情高發期,資源有限,如何優化對脆弱人群的監測與救治,找到更優的流程與機制可能會讓很多人獲益?!睆埼暮暾f道。
關鍵詞: 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