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到有的老科學家和有基礎病的老人不幸逝世,相信大家都很難過??吹蕉嗉裔t院的ICU爆滿,人們在過道上輸液,想必大家都很著急。無數家庭全家經歷了發熱,尤其是老人孩子發熱,過程都挺難熬。
但是,我們大家后悔放開封控了嗎?我們愿意重回大家都呆在家里,不出小區,而且那種日子說來就來,一切都被打斷的時候嗎?
我們今天理解了當初采取強力措施阻止病毒傳播的很多做法,甚至有些留戀那時政府在封控、停止堂食等強力措施中間給我們留下的那段相對安全的生活。
但是三年之后,我們必須往前走了。我們不能再讓旅游等服務業遭到毀滅性打擊,不能再讓很多人失去工作、減薪,孩子們上學不正常,不能再讓親人過節無法團聚,跨省旅行或者實現不了,或者提心吊膽。我們也不能長期與外部世界隔絕了,大量國人出不去,老外進不來。我們在抗疫三年熬到了病毒致死率大為下降的時候,必須邁出勇敢的一步了??纯纯ㄋ柺澜绫?,那片歡樂的海洋,中華民族強調人道主義,但我們并不比別的民族更加懦弱,哪怕面對一點風險也要繞開,寧愿茍活。
是啊,很多人支持解除封控,但希望解除的更平穩些,不要有醫療擠兌,讓每個人都備好藥品。我相信政府和我們大家一樣,甚至更加希望是這樣的。沒做到這一點,是事實,很遺憾。
然而在北京石家莊等放開后在傳染海嘯首中當其沖的城市沒能做到這一點,說明很可能它在現實中就是做不到,或者就是一時做不到。北京在十幾天里幾乎感染了全城,恐怕比臺灣省過去一年感染的總人數還要多。這是因為北京市躺平了嗎?北京市直到上周仍在支持居家辦公,大部分公共活動尚未恢復,人們很少上街,每一個上街者都戴著口罩,市政府還不斷向人們推廣減少感染幾率的辦法。北京市在放開最初十天的時間里,繼續采取的防疫措施仍是全世界最強的之一,但病毒就是這樣橫掃全城,很多人沒出家門,也被感染了。是病毒的傳播力變了,舉世聞所未聞。這樣的傳播面放到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它們的ICU能不被擠爆?發熱門診能不排出長隊?
美國每萬人擁有的ICU床位是中國的約八倍,但是美國的ICU當初沒有爆滿嗎?他們當時還向中國拼命訂購呼吸機,因缺少呼吸機不知道多死了多少人,那時的感染面才多大?全世界當時都向中國搶購呼吸機,誰曾完美準備好了?北京市ICU床位緊張,這么大的感染量能不緊張嗎?但是沒聽說缺呼吸機吧?有些擠兌就是無法防備的,有些理論上應能做到,比如藥品分配。藥店一時買不到退燒藥,這廣受詬病,我認為政府應該聽著。但客觀說,這也非如此大規模感染面上能夠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通過政府倡導、社區組織互幫互助,多囤了藥的人與缺藥的人分享,緩解了問題,而接下來迅速解決藥品緊張,中國肯定能做得到。甚至給陽了的人提供一個小藥包,只要稍做調整,這對中國基層政府來說,也根本不是事 。我相信,藥品擠兌問題很快會在中國各地翻篇。
▲部分城市已陸續為市民免費發放“健康包”。
今天是冬至,它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日子,但它是個轉折點。我非常堅信,北京已經站到了轉折點上。我看了網上那些令人悲傷的視頻,它們記錄了這次疫情放開中的一些真實畫面,我為那些畫面唏噓。同時我想說,放開是瓜熟蒂落的大事件,是全體人自覺或不自覺參與了推動的洪流。如果把12月7日頒布新十條作為正式放開的起點,那么在那一天無論我們準備的怎么樣,選擇放開都比繼續封控更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綜合利益,更有利于我們的孩子們擁抱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個國家沒有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是有一些人做了極端的總結,對普通人帶節奏。過去對于人民的保護不是極端,今天放開了,但政府把一個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安全度過發熱期的堅定信心給了每一個家庭,這是我們社會面上有些亂,但深層不驚慌的根。我們有很多沒有做好的事情,需要總結,人民對政府有更高期待,政府應當托起這份期待。但是無論如何,在這個時候放開的大決策是正確的,洪流沖開了嶄新的空間。請一些人不要放大悲傷,嚇唬人民群眾。不過他們非要那樣做就做吧,最終的結果是中國人沒那么慫,我們選擇了放開,就會義無反顧地往前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