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從躋身首富到破產拍賣,昔日“東北藥王”朱吉滿面臨失去苦心經營的上市藥企的敗局。
【資料圖】
近日,譽衡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京東拍賣破產強清平臺查詢獲悉,公司控股股東譽衡集團的管理人將于2023年1月12日10時至1月13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京東拍賣破產強清平臺公開拍賣譽衡集團持有的公司全部7.06億股。
隨后,《華夏時報》記者在京東拍賣平臺看到,譽衡集團持有的譽衡藥業全部7.06億股起拍價合計約為15.6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披露控股股東全部持股將被司法拍賣的前一日,深交所已針對譽衡藥業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事宜向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譽衡藥業結合計提資產減值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實控人陷入破產危機之后,譽衡藥業還能否“獨善其身”?譽衡藥業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經營狀況正常,管理團隊將一如既往地推進相關經營管理工作。對于業績危機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譽衡藥業,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東北藥王”并購折戟
在成為“東北藥王”之前,朱吉滿是一名眼科醫生,2000年,他以168萬元買下虧損多年的黑龍江康復研究所附屬藥廠,改制為譽衡藥業。
經過10年苦心經營,譽衡藥業在2010年登陸深交所,作為其最大股東譽衡集團的控股人,朱吉滿夫婦迎來輝煌時刻,當年便躋身胡潤百富榜,在2014年更以88億元身家成為東北醫藥領域首富。
此后,朱吉滿開始了大舉并購之路。在8年時間里,譽衡藥業共發起了27筆并購,雖然完成交割的有14筆,但涉及金額已經達到了129億元,并購版圖囊括了哈爾濱蒲公英藥業、澳諾制藥、上海華拓以及山西普德藥業等南北藥企。
然而,激進的擴張并沒有帶來營收能力的提升。2019年,由于收購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華拓、南京萬川、普德藥業等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6.15億元,公司當年凈利潤巨虧26.62億元。
朱吉滿也曾一度不遺余力地尋求“自救”,大批出售資產、轉型生物制藥等努力卻未能扭轉敗局。隨著譽衡集團的大量商譽開始減值暴雷,朱吉滿的財務風險終于爆發,遭到債權人起訴,最終走到了司法拍賣譽衡藥業全部持股的地步。
2020年7月11日,譽衡藥業發布公告稱,大股東譽衡集團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其所持有的股份已被中登深圳分公司進行保護性輪候凍結。11月10日, 譽衡集團被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轉為破產清算程序,并宣告譽衡集團破產。
公告顯示,此次司法拍賣的原因為譽衡集團破產財產變價處置,其持有的譽衡藥業全部7.06億股股票將被拆分為13筆進行司法拍賣。其中,單筆涉及股份數量最多為1.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79%。
拍賣價格將按掛拍日2022年12月28日前20個交易日收盤均價乘以拍賣股數作為處置參考價,并按處置參考價的80%作為起拍價。凡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參加競買,保證金為起拍價的15%。
醫藥產業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以往在營銷為王的時代,藥企的確可以通過收購快速補充產品線,促進公司業務快速增長,但也為商譽減值埋下隱患,重營銷、輕研發的模式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阻礙。
持續經營能力引深交所關注
雪上加霜的是,在披露控股股東全部持股將被司法拍賣的“壞消息”前一日,深交所就針對譽衡藥業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事宜下發了關注函。
年報顯示,譽衡藥業自 IPO 以來,通過多年的產品引進、合作開發、投資并購等系列舉措,逐步實現了產品覆蓋領域廣、產品線豐富的產品優勢。目前,公司產品涵蓋骨骼肌肉、心腦血管、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抗感染、抗腫瘤等多個領域。
2020年、2021年,譽衡藥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0.55億元和31.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55%和2.96%;凈利潤分別為4億元和4504.2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5.03%和-88.74%;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05億元和-2637.3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8.25%和91.36%。
據2022年12月27日譽衡藥業公告披露,公司擬計提商譽、無形資產、 存貨、固定資產等資產減值準備合計9319.52萬元,預計減少公司凈利潤 8516.09 萬元。同時,公司擬對參股公司譽衡生物開發支出計提減值準備4.23億元,預計減少凈利潤1.78億元。
譽衡生物是譽衡藥業寄望轉型生物制藥領域的“種子選手”。早在2015年,譽衡藥業與藥明康德簽訂了10億元的《生物醫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藥明生物于次年成立譽衡生物,推動賽帕利單抗的開發。
不過賽帕利單抗在2021年8月獲批上市后,即面臨著國外藥企的激烈競爭。目前,相關競品如特瑞普利單抗、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和替雷利珠單抗均已納入醫保且銷售價格有所下降,譽衡生物 PD-1 產品在市場準入、價格競爭等方面不具備優勢。此外,譽衡 生物 PD-1 產品適應癥與其他已獲批多個適應癥的競品相比,患者群體規模處于劣勢。
基于上述原因并結合減值測試相關結論,譽衡藥業以 2022 年 10 月 31 日為評估基準日,擬對譽衡生物開發支出計提減值準備 42,341.20 萬元。
2022 年前三季度,譽衡藥業實現凈利潤為 3010.48 萬元,此次計提資產減值預計減少公司凈利潤 2.64億元,深交所要求譽衡藥業結合計提資產減值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譽衡藥業表示,公司本次計提資產減值預計減少公司凈利潤 26,350.20 萬元,計提資產減值 的范圍主要為蒲公英無形資產(制藥技術)、啟東華拓的存貨(磷酸肌酸鈉原料) 和固定資產(機器設備)以及參股公司譽衡生物的開發支出?;谄压?、啟東華拓兩公司營業收入在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占比較?。ń?至 2022 年 9 月底僅為 4.39%、0%),以及譽衡生物僅為公司參股公司的實際情 況,公司認為本次減值不會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