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26日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去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98萬家,累計外商投資企業62.7萬家,1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834個;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4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秷蟾妗凤@示,2019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國家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6%和40.1%,中國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
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甘霖在會上說,過去一年營商環境優化取得新進展。比如,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修訂、廢止400多部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及相關規定;又如,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所列事項,壓縮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種類。
《報告》指出,2019年,知識產權多雙邊交流與聯合執法進一步加強,合作范圍進一步拓寬,合作成效進一步顯現。其中,公安部參與國際刑警組織開展的打擊食品犯罪“奧普森”行動、打擊互聯網假藥犯罪“盤古”行動、打擊互聯網侵權假冒犯罪“網鷹”行動等國際執法行動,還與阿聯酋警方聯合打掉境外人員在廣東設立公司、組織生產假冒服裝箱包、走私出口至迪拜再向全球分銷的特大犯罪團伙。海關總署參加亞歐會議框架下打擊侵權假冒“健康女神”專項行動,聯合相關國家海關對跨境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行為實施有效打擊。
甘霖表示,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球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關鍵之年。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密切合作,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不懈努力。
中國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邸連柱說,今年將不斷深化海關跨境聯合執法行動,積極參與世界海關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有關國際組織的知識產權事務,不斷完善打擊跨境侵權違法行動的國際網絡。(記者 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