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eetxd"><bdo id="eetxd"><ol id="eetxd"></ol></bdo></ruby>
<th id="eetxd"></th>
<dd id="eetxd"></dd>
    1. <span id="eetxd"></span>

      1. <tbody id="eetxd"></tbody>

      2. 天天熱點!老人買基金:“保本高息誘導”舉證難

        2022-12-24 07:52:13 來源:廣州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有些老年人手里有不少積蓄,但覺得放銀行儲蓄不劃算,也學著年輕人購買基金等投資理財項目??善?,其中不少老人都虧了本金,讓自己蒙受經濟損失和身心創傷。

        如今,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已成往事。老年人能買基金嗎?誰該為老人的財產保駕護航?老年人又該怎樣選擇理財?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資料圖片)

        平時舍不得打車

        買基金虧了6萬多元

        最近,69歲的黃阿姨有點鬧心。她表示:“兩年前,我和老伴去了廣州市海珠區下渡路附近的一家銀行存錢,這是女兒攢了幾年的錢,共10萬元。進了銀行,就有工作人員熱情地對我和老伴推薦基金,‘生息’能達到4%以上,比存錢劃算。我記得當時是讓我們簽了一份合同,但我沒細看就相信了。結果現在,這個基金虧得只有8萬多元了,虧損近兩萬元,我平時連打個車都舍不得,省吃儉用,根本承受不了這樣的虧損,只求保本,我感覺自己上當了?!?/p>

        黃阿姨說,這已經不是自己第一次“吃虧”,“2008年左右,我去一家銀行取工資。因為我的工資都往那打,所以和銀行一個常見的工作人員就有點相熟了。她就和我介紹,‘阿姨,現在有一個基金挺好的,你這錢要是不用的話就買點放在那吧?!瘎傞_始還可以,后來一點點地虧,直到虧掉4萬元的時候,我就忍痛拋掉了。我們老年人沒這個腦力、精力弄這些?!?/p>

        記者發現,類似黃阿姨這種為求高利息,買“保本型基金”卻損失不小的老年人不在少數。2021年5月24日,66歲的陳阿姨(化名)前往長沙某銀行,準備將省吃儉用存下來的20萬元存起來購買長沙某銀行的理財產品,但在辦理業務時理財經理以“高利息沒有風險,收益率在10%”為由,向她介紹一款還在募集期的新基金,說利息比她原本想買的那款理財產品要高很多,還說“有人在我這里買這個基金,都是幾十萬的買,就是因為高利息高收益率”,陳阿姨聽信了說辭,這位理財經理就用陳阿姨的手機在手機銀行進行了相關購買操作。

        陳阿姨的女兒得知此事后投訴說:“我媽媽根本不懂現在的各種理財、基金、股票等,只想保本,畢竟是辛苦積攢多年的錢,銀行工作人員根本沒有做風險評估,也沒有告知買基金的風險和買進賣出都需要手續費,只跟我媽媽說如果不想買是可以退掉的,在購買后的第二天我聯系上了她要求退掉,她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現在才一年多,不僅沒有保本反而虧了近25%?!?/p>

        近年來,關于銀行理財的爭議不斷并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老人買基金。記者在相關消費者維權服務平臺上搜索“老年人買基金”的關鍵詞發現,從2019年11月到2022年10月底,相關投訴有28條,投訴的問題有:銀行工作人員或不按規定進行風險評估,利用手機銀行避開“雙錄”,語速過快等。

        還有投訴顯示,一些所謂的“商學院”誘導老年人購買基金課,“前期宣傳免費聽,后面‘老師’就經常打電話、發微信,暗示老年人買基金課?!?/p>

        投訴現狀:

        有人獲賠也有人敗訴

        事實上,并非所有投訴都能得到老人所期待的處理結果,有人獲賠,也有人敗訴。自2021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共計發布了2批15例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其中第二個案例,“王某訴北京某銀行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就是關于老年人買基金的。

        2015年,62歲的王某在北京某銀行以170萬元申購基金,其簽訂的申請書載明:“……不是我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可能產生風險,無法實現預期投資收益……投資風險由您自行承擔……”該行測評王某風險承受能力為平衡型,然而王某購買的基金,一部分為低風險,一部分為高風險,風險級別高于他的風險承受能力。最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投資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的正常波動,并非該行的代理行為導致,王某亦應對投資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但銀行對王某做出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為平衡型,但案涉金融產品合同中顯示的風險等級并非均為低風險,故判決銀行賠償王某7萬元。

        另一則案例中,一名八旬老人的訴訟請求卻被駁回。這位王姓老人原本已和銀行工作人員溝通好購買一份保本型理財產品。隨后卻在銀行另一名工作人員的“勸誘”下購買了31萬元的基金。王某表示:“當時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個基金形勢很好,沒問題的,只有半年期,4.9%?!Y果該基金不但沒有盈利,反而損失3%?!?/p>

        老人的女兒知道后和銀行溝通:“你們怎么能向老人推銷基金呢?”于是,王某及家人將銀行告上法庭。但最終,法院以老人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駁回訴訟請求。

        記者調查:

        有銀行原則上禁止向70歲以上老人推銷理財

        老年人可以買基金等理財產品嗎?答案是肯定的。銀行具有代辦開放式基金的認購、申購、贖回業務的資格,理財經理也具有基金銷售從業資格。記者采訪多家銀行發現,購買基金對老年人沒有年齡限制,“18歲以上都可以買,只會根據風險評估報告對基金用戶進行不同類型的推薦”,并且也不會因為老年人年齡原因在其購買的基金造成損失時要求所謂的“豁免”。大部分銀行都可以直接在線上便捷地開通基金賬戶和進行購入、贖回的相關操作。

        不過,也有銀行對于長者購買理財產品進行了更多的風險提示。一家銀行規定:“對超過65歲(含)客戶,應充分考慮年齡、相關投資經驗等因素,經提示客戶確認后,方可購買。原則上禁止向年齡在70歲(含)以上客戶銷售中等風險以上(四級和五級)的理財產品,如客戶堅持認購的,除取得本人已充分了解且清楚知曉投資風險,并愿意承擔相關風險的簽字,還應采取取得家屬簽字確認等形式,以確保其家人已知曉并同意其認購產品,且銷售過程應全程錄音或錄像進行記錄?!?/p>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發現,不管是在手機銀行還是在線下銀行銷售基金,都要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大部分銀行在線下購買基金還要求進行“雙錄(錄音、錄像)”。然而,好幾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長者都表示:“似乎沒做過這個調查”,和“不知道有沒有錄音錄像,沒什么印象?!?/p>

        根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商業銀行利用理財顧問服務向客戶推介投資產品時,應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提供合適的投資產品由客戶自主選擇,并應向客戶解釋相關投資工具的運作市場及方式,揭示相關風險?!庇浾咴谀炽y行手機銀行購買基金時發現,風險評估調查問卷從年齡、家庭總資產凈值、投資經驗、投資態度等多方面形成用戶的“風險偏好畫像”,比如,記者被測結果為“保守型”,只被建議購買低風險產品,而如果測評結果為“穩健型”“平衡型”等,則可以購買中、低風險型基金?!胺e極型”和“激進型”則熱衷于在高風險中博取高收益。

        但有金融界人士對記者透露:“其實這個問卷最大的作用恐怕是給銀行免責——問卷是你自己填的,風險就要自己擔?!比欢?,如果長者們投資態度模糊,尤其是在門店面臨銀行經理的大力推薦時,就很容易把路走偏了。為了防止銀行理財經理為了完成個人業績而不顧用戶利益,2017年8月,銀保監會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及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時,都需要實施專區“雙錄”管理,對每筆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然而在實踐中,各家銀行執行情況并不完全一致。

        有銀行的基金購買過程十分嚴格,要求首次購買必須線下開戶和購買,并且需要雙錄。

        也有工作人員表示:可在手機銀行直接購買,如線下購買需要雙錄。

        記者來到寶崗大道的一家銀行,該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直接線上辦理,也可在線下買基金,線下購買也不需要進行雙錄,買保險才需要雙錄?!?/p>

        在采訪中,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懂買哪種基金可以來柜臺,我們教您在手機上買,不用雙錄?!?/p>

        業內人士透露,在業務實踐中還存在用戶雖然在線下銀行柜臺購買,但銀行人員協助其在個人手機銀行或登錄網銀等方式購買理財產品,避免雙錄的情況。一旦在線下銀行購買基金產生糾紛,如果銀行拿不出“雙錄”,在判決中肯定對投資者有利。但如果銀行工作人員在門店使用用戶手機來操作,即便面臨誘導甚至欺騙,老人又將面臨“取證難”的問題。

        理財專家:

        老年人理財應多配置生息資產

        老年人究竟應該怎樣理財?相關理財專家建議:家庭資產配置一般包括保障資產、生息資產和增值資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息資產,一般指能穩定地創造現金流的資產,比如房租、債券、分紅等。退休前后可以把原本高波動的增值資產逐步置換到低波動的生息資產中,來保障退休之后的安樂生活,免卻為高波動的市場操心。老人家手上也不宜留存太多的現金資產,現金資產在投資中被稱為顯性資產,太容易被轉移,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

        專家明確,所謂的“保本基金”其實并不存在?!?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后,已經打破理財市場的‘剛性兌付’,市場再沒有‘保本’理財這一說法,老百姓要破除對銀行保本背書的迷信,也很建議投資人在理財之前,學習一些投資理財的基礎知識,理性看待投資中的波動,老年人理財,要因人而異??傮w來說,老年人理財相對來說要保守一些,不要因為波動太大而影響身心健康?!?/p>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天天熱點!老人買基金:“保本高息誘導”舉證難 頭條:2023年中央廣電總臺春晚標識和吉祥物發布
        世界最新:我國首個單機400兆瓦變速抽水蓄能電站開工 全球熱推薦:我國多個在建道路工程取得新進展
        兩部門聯合發文 嚴厲打擊股市“黑嘴”、非法薦股等行為 多地推出自費集中隔離場所,杭州1600人申請入??!5晚1699元,有酒店推出隔離“套餐”…
        快看:多地免費送藥!布洛芬龍頭連續重挫,概念股也要"退燒"了? 銀保監會發聲!營造恢復、擴大消費良好金融環境,研究支持房地產轉型配套政策…
        天天熱門:劇本殺亟待“掃黃”決不能變“孩子殺” 環球關注:買車省近2萬元!“促銷大戰”打響!“國補”退場倒計時!新能源車明年會漲價嗎?
        環球資訊:2023年鐵路春運首日火車票24日開售 通策醫療實控人被罰!涉關聯交易未披露,上月剛被立案
        世界觀焦點:美媒曝光美國防部操縱網絡輿論 業績持續虧損、債券接連展期,榮盛發展要定增“補血”30億
        全球快播:報告稱以數字化促進國際化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方式 焦點滾動:《阿凡達2》救市失敗,幸存的影院苦等下一個爆款
        環球聚焦:專家學者齊聚“云”端 研討地產業發展新模式 上海醫藥:簽訂進口日本抗新冠口服藥物分銷協議
        乘聯會:1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220萬輛 新能源預計70萬輛 今日最新!乘聯會:1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220萬輛,新能源預計70萬輛
        動態:縣域醫院的三年防控:醫護人員抽調嚴重,運營資金入不敷出 每日消息!今世緣酒業榮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微動態丨投資額遠超市值,海源復材擬80億投建光伏電池,二年前百億級項目去哪了? “七小”門店開張 煙火氣重燃
        阿凡達沒能拯救電影院 當前觀點:元氣森林正在拋棄防腐劑,網友隔空喊話“兩樂”
        焦點短訊!南沙口岸將成中國內地車厘子進口量最大口岸 全球速看:對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裁措施 釋放什么信號?
        都邦財險“新掌門”到任!齊貴祥接任董事長,償付能力不達標等問題待解 觀察:山東青源啤酒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注冊資本3000萬,曾被曝光罐裝啤酒缺斤少兩
        商務部:將適時推動優化對入境人員服務保障措施 家樂福購物卡只能買特定商品?工作人員回應:確實存在,我們也在向領導反映
        世界聚焦:國內LNG價格月內大漲超三成,后市如何? 報道:寧夏再次下調核酸檢測價格:單人單檢13元/次,混檢2.5元/人次
        環球視點!年終經濟觀察:外需走弱,2023年中國外貿如何解壓? 讓網絡購藥更安全更便捷
        沒想到這些商場今年都關閉了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10批次智能門鎖產品均合格
        Target在美召回超過20萬條重力毯,因兩名兒童窒息死亡 【新要聞】重慶2批次白酒抽檢不合格
        海南離島免稅日均銷售額重回億元 旅游旺季推動消費回暖 【全球時快訊】澤連斯基訪美 美加強軍援再拱火
        環球新消息丨抗原紅線深淺能代表病情輕重嗎?答案來了 研究生考試明日開考,部分省份明確考生考試期間全程戴口罩
        全球觀察:加快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世界快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縣醫院要守住農村居民健康重要關口
        全球觀點:蘇州將停止核酸檢測?當地衛健委辟謠 環球新消息丨虛擬貨幣糾紛緣何“同案不同判”
        世界觀天下!茅臺冰淇淋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 今日報丨2023年春運火車票12月24日開售
        天天新動態:未成年人參與劇本游戲活動調查 有孩子玩劇本殺被嚇哭到崩潰 精選!遼寧省丹東市市場監管局抽查10批次家用燃氣灶產品均符合標準要求
        【聚看點】科大訊飛與古井合資公司新增酒類經營 環球快消息!煙臺環評巧用“加減法”助企服務再升級
        世界今日報丨字節跳動調整游戲業務 合并國內外發行線轉向全球化 2023年春運車票12月24日開售
        數據顯示:前10月裝備制造業利潤明顯回升 環球今亮點!2023:新興科技推動亞太企業快速發展
        戒毒戒酒第一股要來了?成立五年無營收,三年半虧1.77億 全球即時:深創投董事長:警惕扎堆熱門賽道估值過高、產能過剩、時機不成熟三大風險
        今頭條!娃哈哈盯上90后的娃,宗慶后再推童裝業務,抖音月內銷量僅54件 天天精選!“搶購潮”后,布洛芬會滯銷嗎?
        全球速訊:“80”后書記懺悔:17年換了4個城市8個單位工作,就為了當官往上爬 當前播報:54.76億元支持地方開展受災群眾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
        當前視訊!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獲“2022年度上市公司董辦最佳實踐”獎 尋找“更好”的新冠疫苗
        今日熱搜:周內五家會計師事務所收罰單 監管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60平方公里示范區內的智慧出行
        被寶媽搶斷貨,孩子佩戴能殺滅一米內病毒?這產品可能“嚴重危害健康” 當前速看:11部門部署開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
        一個人可能感染不同的變異毒株嗎?專家:完全可能 有孩子玩劇本殺被嚇哭到崩潰 未成年人參與劇本游戲活動調查
        每日短訊:曾光:第4針一定要變換疫苗 不能再用滅活疫苗 當前頭條:加緊生產、精準投放、免費發放……讓藥品盡快到達群眾手中
        環球熱門:成都:發熱門診日接診量已由4.2萬人次降至1.8萬人次 海南探索建立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
        當前資訊!成長發展體系助騎手高質量就業 環球速訊:為何需要“二次加強”?“陽過”后能否接種“加強針”?
        積極創新產品 中國取暖器走俏海外 世界觀焦點:讓網絡購藥更安全更便捷
        國妝崛起行業競爭加劇 拉拉米僅靠海外單品代理勝算幾何? 環球觀焦點:老舊小區有了“新管家”
        每日聚焦:中央網信辦部署整治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領域亂象 藏糧于技,豐收底氣越來越足
        天天百事通!南?。骸盃I商環境監測點”助企解難點通堵點 朝陽清潔能源產業 基地建設開新局
        豬價離奇“垂直下跌”!準備好過年了? 【全球新要聞】新興產業 迸發新動能
        11月份新房二手房價格繼續波動 天天觀焦點:三只松鼠子公司新增酒類經營 公司回應:不做酒
        環球動態:以嶺藥業:網傳“連花清瘟配方”不實 信息:40多家上市公司內幕交易曝光 并購重組成“泄密”高發區
        復必泰在港注冊 業內:內地居民將可接種 浙企“答題”進行時:防疫不含糊 經營不停步
        焦點播報:股權融資新政助力優質房企改善資產負債表 重磅!又一省會城市放松限購!
        科倫向默沙東授權7款ADC藥物 最高交易總額近95億美元 天天即時看!又被罰了!這家影視巨頭“不太平”
        天天日報丨互聯網支付行業“洗牌”繼續:又見支付機構100%股權掛牌轉讓 天天要聞:小米集團管理層交棒:總裁王翔將于月底退休 盧偉冰繼任
        巨型母乳黄色网站
        <ruby id="eetxd"><bdo id="eetxd"><ol id="eetxd"></ol></bdo></ruby>
        <th id="eetxd"></th>
        <dd id="eetxd"></dd>
        1. <span id="eetxd"></span>

          1. <tbody id="eetxd"></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