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于2022年12月23日-26日在河北保定舉辦,主題為: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隱形冠軍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波發表演講。
吳曉波在演講中指出,隨著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可以看到產品是由成百個上千個企業供應的零部件所組裝起來的,這就是產品內分工。產品內分工當中的一些關鍵環節,被一些專注的公司所占領的制高點,那就是專精特新。
專精特新企業是怎么起來的?吳曉波認為是從二次創新到超越追趕。他提到,專精特新企業是從制造入世,從創新出世,就是從公益創新開始進入到產品制造的領域里面,然后由于他們的二次創新,從消化吸收當中的創新到用新技術的創新,到用實驗室技術的創新,是讓他們在所謂卡脖子技術的突破上做出了成績。
【資料圖】
吳曉波提到,二次創新的體系在過去不被別人尤其是不被西方所認可。他們認為二次創新就是基于別人的創新進行的再創新,不算什么創新?!暗菚r間告訴我們,我們中國企業的這種二次創新所產生的成功是非常顯著的、非常典型的?!?/p>
吳曉波表示,中國引進技術基礎之上的創新,從工藝創新開始,然后再衍生出相應的產品創新,不同的規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穿越周期,從上一個周期到下一個周期,這個才是一個真正的關鍵。
吳曉波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他介紹,從原有的汽車內燃動力這種范式的汽車,到現在的用電池驅動的汽車。盡管可能有不同的電池,但是在這種新的范式崛起的時候,去贏得競爭優勢才是關鍵。中國的專精特新企業在這一系列新的領域里面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所以在迎接當下嚴峻的國際挑戰過程當中,如果中國能夠形成這樣的一種超越追趕的突破性的新的不對稱競爭優勢,中國專精特新企業對中國制造強國的建設,就會做出非常突出的貢獻,而且是極其關鍵的。
展望未來,吳曉波表示首先要裝上中國自己的創新的發動機,同時要踩上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新臺階。第三,現在的創新正在從過去的價值鏈轉向以價值網絡為基礎,進入網絡時代,可以用全社會外部更多的創新資源,跟企業成長相結合。第四,不僅僅是制造的網絡化,DMS設計、制造、服務這三個層面都開始網絡化,全球的網絡化能夠形成超水平的所謂競爭優勢,這是非常典型的。這個過程中不只是要關起門來做,也要追尋全球開放的高度化的產品分工;第五,我國的創新體系需要有更好的改進。
創新體系如何改進?吳曉波提到,要關注用戶參與的創新,關注風險投資的特殊作用,關注基于創新驅動的創業。
吳曉波進一步表示,創新驅動的創業其實值得關注,這涉及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他坦言,很多人反對大學生創業,搞運動式的大學生創業確實并不那么有效,也并不那么正確,但是他也指出,大學生創業在這個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大學生創業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什么?他們直接對接了創新的源頭,特別是一流大學里面的一流的實驗室,一流的研究機構。他們的成果盡快地進入到社會里面,對整個社會形成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所以這個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眳菚圆ㄕf。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