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遞網 雷建平 1月8日
紫輝創投合伙人鄭剛日前接受雷遞網專訪時表示,錘子創始人羅永浩是贏得了人設,別人卻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資料圖】
談及為何主動“開噴”羅永浩時,鄭剛說,是“可能是壓抑得比較久了?!?/p>
引發鄭剛此次發飆的導火索是,羅永浩要對錘子科技的原有投資人股東安排新創業公司的股權而附加的“霸王條款”,“本來新公司融資成功是非常好的事,但你這協議里的“霸王條款”不地道:讓我們說接受了你的0.幾%的股權,就要放棄幾十億的回購?你這是不地道、不體面、不道德。我們既然投你了,就是看好你,而且你也有能力,你為什么要傷這么多投資人的心?”
鄭剛還吐槽,錘子科技三年了不開股東會、董事會,根據公司法,羅永浩必須給大家通報下情況。但羅永浩沒有。鄭剛說,其曾私下說,老羅,你外面要體面,你內部這些投資人,人家很多是職業經理人,人家要工作、要飯碗,你得體面地給信息。
羅永浩隨后做出回應,稱錘子科技并沒有3年都沒開股東會,“2018年年底開始,錘子科技的核心業務已經事實上癱瘓,這幾年錘子科技的主體所做的,基本上就只能是償還供應商債務相關的事務了,所以,開股東會也的確沒有太多可說的?!?/p>
羅永浩還說,很多老股東都高高興興的簽了字,并對他表示感謝,因為知道投資不是借款,投資的企業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所以,這種是對上一個創業項目失敗后的一種補償,本質上是因為不尋常的情感和道義,而不是通行的法理和邏輯。導致大家不滿的原因是,因為和LP交代的問題,一番了老股東的不滿,他完全理解。
對此,鄭剛接受雷遞網專訪時表示,錘子科技2022年就完全沒開董事會,2021年4月25日開過一次,卻只是討論把錘子科技當時投資的某家公司的股權賣掉,不講任何其他事情,只安排一個股東會議題,更關鍵的是羅永浩沒出現。羅永浩就不和投資人直接交流了。
鄭剛認為,羅永浩是一個大的創業者,就必須要有大的擔當,這也是他在外營造人設的核心,但你不能表里不一。
當然,羅永浩和鄭剛在一件事情上有統一,那就是均認為不應該牽連眾多投資人,包括李豐、張穎。
羅永浩特別為兩個投資人李豐、張穎做出了澄清,稱這兩位投資人雖然沒有直接投資錘子科技,但都投了其后來創業或聯合創業的項目,尤其在其困難的時候,給與了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張穎,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私人借了很多錢給我,并且在我還款時,還堅持拒絕了我為感謝他的情誼所做的回報。大家總是說,做投資人的,都是救濟不救窮,但張穎對我又救急,又救窮?!?/p>
羅永浩說,“這些年在我困難時期,鄭剛和他的機構不止一次幫助過我,我也在鄭剛公司和個人出現困難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幫助過他,所以,今天出現這一的事情,實在是非常遺憾?!?/p>
有關羅永浩對張穎的感謝,稱“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私人借了很多錢給我”。鄭剛稱他在錘科最困難的時候也把房子質押掉借款2000萬給錘子科技,此外借給又把1500萬的借款特地從2018年延期到2023年,但從來沒見過他有任何形式的感謝,雖然也從沒要求過。這說明什么?作為投資人和項目同舟共濟是天經地義么?不是,但是他做到了。
鄭剛也強調,并非有意要牽連其他投資人,表達的意思主要是核心點——美元基金不合適投資錘子手機。
雖然爭吵,鄭剛依然看好羅永浩,讓鄭剛不舒服的地方在于羅永浩的態度。鄭剛說,“投他資本的,本質上羅永浩看不起你的。是的,就是這樣。那種莫名其妙的,從來不懂財富和成功怎樣來的,永遠一副清高但又需要錢的心態?!?/p>
當前,羅永浩依然掌握著眾多的流量。對此,鄭剛說,流量決定一切么?流量即正義么?那我應該會被他打趴的…公眾媒體上去打架,他從沒輸過,保持戰績,這也是能力?!岸?,被黑過幾次,至今“臭名昭著”。不過,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過來人,我要看的是事實和真相,不是虛偽、黑白顛倒、愚弄朋友投資人于掌心?!?/p>
一位紫輝創投人士指出,作為整個事件親歷者之一,感慨良多。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溝渠。這么多年了,對羅永浩來說該來的一定會來,對于錘子科技所有的投資機構股東來講,正義也一定會來。
以下是專訪鄭剛實錄:
雷建平:傳聞當年您賣房投錘子手機?
鄭剛:當初并非是賣房子,而是把房子抵押出去,借了一筆款2000萬,給公司渡過難關。
雷建平:您為了錘子手機,還公開炮轟阿里,為何時隔多年后,反而對羅永浩進行聲討?
鄭剛:這兩件事其實沒必然關系。當年炮轟阿里,我們是在為公司爭取利益,投資機構做得不對,我們當然會有我們的表態,只是當時說得多了一些。
此次聲討老羅,是另外一件事。我們為什么比較生氣呢,主要是老羅做得不地道,我們作為錘子手機的投資人,陪都陪得那么久了。他現在是心態變了,他已經覺得可能要上岸,準備把大家都“拽開”。
在中國的環境下,人民幣基金也有自身的條款安排,時間到了,該如何執行就如何執行,你不能用一個還不太確定的事情,就讓投資人放棄核心權利,而且給了時間限制——必須在11月30號簽,否則,就放棄了這個機會。
羅永浩不地道
雷建平:現在已經到2023年1月了,中間過了一個多月,為何這個時間點發酵了呢?
鄭剛:他們口頭信息是簽署的時間可以稍微往后延。之所以我現在發出來,可能是壓抑得比較久了,而且這個事情應該要說,你(老羅)贏得了人設,別人卻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我這次去廣州,見到了另一個投資人,是在廣州實體創業的多不容易,毛利又低,也是支持了老羅,但你不能以這種方式對待別人。
雷建平:老羅說聲明稱,很多老股東都高高興興的簽了字,并對他表示感謝,因為知道投資不是借款,投資的企業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所以,這種是對上一個創業項目失敗后的一種補償,本質上是因為不尋常的情感和道義,而不是通行的法理和邏輯。導致大家不滿的原因是,因為和LP交代的問題,一番了老股東的不滿,他完全理解,您怎么看待這個說法呢?
鄭剛:他這個聲明避重就輕,為什么呢,你可以這樣說,他這是障眼法。
當時老羅要融資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們,老羅有一件事情要成了,我們就說好啊好啊,我們就在群里問老羅是不是要融資,怎么回事啊,是不是給大家說一下。我還要求開個會,然后他們說好的,老羅說,如果做成第一時間跟大家通報,結果沒有。我私下給老羅說,你最好開一個董事會,他說好的,最后也沒有開。通過其他人,告訴我們說,老羅不打算開會。
然后,就給我們每個人發一個文件,說“很多人都簽了,就你沒簽”,我問誰簽了?不說。本來應該開個你也同意了的股東會針對這件事說明討論下,包括你的“善意補充”,但是你最后因為怕信息一對稱,戲就演不下去了。
雷建平:錘子科技于2017年9月簽署的D輪融資協議里確實寫明了5年回購條款,即公司如果5年內沒有實現IPO,需要在投資完成滿5年贖回D輪投資人持有的股權,贖回價格需要按照年化5%收取股息。對于無法贖回的情況,協議中提到的一點是,如公司無法支付贖回款項,創始人應承擔連帶贖回義務。
協議中明確要求,5年期滿的一個月內將以上股份贖回價款及股息一次性全部支付給D輪投資方。協議中還提到,以上約定在完成本次投資以后應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確,否則公司及創始人對于D輪投資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到2022年9月,該協議里約定的5年投資時間已滿,投資方也就擁有了贖回權。但現在錘子科技實際已經不運營了,還怎么贖回?
鄭剛:這個意義不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才意識到他就是在拖延時間戲弄投資者,其實你想破產就破產去,對吧?我們也覺得該怎么樣怎么樣,因為對于所有的投資者,也是一個解脫,也是一個交代。但我們認為,他就是在拖延時間,通過我不破產的方式換取一個人設,給投資人一個預期。當初做交個朋友,也這樣那樣暗示的,會有“某種安排”,結果是會都沒開,這事也不提了。
我們作為投資人,是根據創業企業和創業人的經濟實力來決定是否回購。我們的目的也不是投資失敗,把錢要回來,我們投資了100多家,失敗了80%,目前為止一個都沒有發起回購請求。為何老羅的偏偏要回來?
創業失敗的企業,我們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把股權1塊錢轉讓給創始人,或者就是讓創始人去注銷,也會碰到有些公司和創始人確實完全沒有資金的,拿不出錢去做注銷,去做稅務工商了,這些費用還是由我們擔當,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回購耍橫”,但我們沒有。
我們都盡量從創始人創業失敗以后的艱難程度去考慮。我們是將心比心。我相信沒有一個創業者罵過我們,說我鄭剛不地道。
羅永浩不和我們直接交流
雷建平:老羅提及到開了股東會,但氣氛處理得不是很好。
鄭剛:他沒有開呀,他在亂講。他講的那三個時間點。2022年完全沒開,2021年4月25號開過一次,那是開的是怎么會呢?那開的只有一個話題,就是要把錘子科技投資的某項目的股權賣掉去還債。這是唯一的會議話題,不安排講任何事情,不匯報公司基本情況,不匯報在干什么,有什么計劃,這是公司法意義上的股東會嗎?
更關鍵的是老羅就沒出現。老羅就不和我們直接交流了。我們在股東企業群里說這樣不對的情況下,老羅退過兩次,還是三次群。他退群想表達什么意思,我覺得莫名其妙,你這么大的創業者,你在耍啥脾氣?這是過家家么?新投資人,你想想。
雷建平:您對老羅的評價是交個朋友,人設做起來了,也不錯,但是干一行恨一行。還說,老羅不懂得感恩,為何他還能持續獲得王興等大佬的投資呢?
鄭剛:那不要緊,每個人特質的判斷都可以,也有對自己的行為去負責吧。
雷建平:老羅這次回應,特別感謝了李豐和張穎,也提及到您的幫助,只是看起來有點輕描淡寫。
鄭剛:其實這個事情,我要給他們道歉一下,我不應該提到他們,但是確實我講過這個話了。因為當時在錘子手機在融資的時候,老羅一直認為這些人會投資他。我說你不要浪費時間,你應該把精力放在對的地方去。比如說找其他人民幣的投資,看好你的投資人,不應該去接受美元基金的投資。我說的核心是這一點,就是美元基金不合適投資錘子手機。
我覺得老羅就是這樣,很奇怪,給了他錢的人,他反而不感恩,不跟大家去說。我說老羅你要創業,你的投資人都很牛的,也有大機構在里面。你創業失敗,為何不能像王興那樣,向張一鳴那樣,原來的投資人持續給你錢,一直撐到你成功,為什么老羅你換了一波投資人,又一波投資的人呢?有關羅永浩對張穎的感謝,稱“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私人借了很多錢給我”。
他在錘科最困難的時候,我也把房子質押掉借款2000萬給錘子科技,也沒要任何形式的擔保啥的,此外又把1500萬的對錘子科技的借款特地從2018年延期到2023年,但從來沒見過他有任何形式的類似對張穎的感謝,雖然也從沒要求過。這說明什么?作為投資人和項目同舟共濟是天經地義么?不是,但是我做到了。
我們不滿的是,他做的不對的事情,我們才會追這個事,你如果說你該破產,你破產,對吧?你如果說你該開會,你開會,你信息披露不?你披露啊,你說啊,征求意見了,對不對?你不做,然后你看他做的這些新項目,跟哪全體投資人、董事會成員溝通了么?。他說投資人批準他去做這些事,那不是事實。
沒錯啊,你做交個朋友的時候,大家可能默許,我們也知道說你不能倒下去,你應該輕松上陣,大家沒有去說什么,當然他也不披露。他也沒有告訴我們說他的新項目股權是怎么樣,大家也能理解。這件事情我們從來沒說過,但你這里對別人要有一個交代。
你看老羅,他一直有一個觀點,認為不能夠告知股東太多事情。這些股東是麻煩的人,他這種觀點告訴我的時候,你可以想象我非常震驚:投你錢的人,你認為人家是個麻煩的人,所以信息不披露了?
羅永浩經常亂發言,導致投資人遭遇LP壓力
雷建平:您和老羅的分歧應該不是只是這次引起,之前也積累了很多問題吧。
鄭剛:這些矛盾部分是信息披露問題,因為我們的LP也給我們相當大的壓力,LP對公司的很多信息,也是從老羅在微博上噴的時候媒體報道時候才知道的,就來問我們,我們就很難看了。
我在群里面跟老羅多次說過,我說你要還債,你要做什么,要先跟大家溝通一下,你不能夠隨便去這么講,因為我們后面的LP會認為我們管理基金不專業,不及時,這里面導致的誤解可以變成法律糾紛,導致基金份額回購。LP問:是不是老羅把錢給了我們,其實不是那樣回事嘛,這會導致我們和LP的關系非常緊張,導致我們不得不回購LP的資金。沒辦法,他有瑕疵,就會說你管理不善。
我們實際上做了很多事情。老羅做交個朋友的時候,2020年4月,疫情高峰的時候,我還專門帶著一個直播電商供應鏈方案到老羅公司去交流,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建議做好供應鏈,才能做大。老羅則說,不想太累,他只要做“一鍵代發”,說“沒有供應鏈人才”,我說那去找啊,去建設啊,否則你直播帶貨會翻車的。但實際上,他們翻過車,最后還是做供應鏈去了。
后來交個朋友重心放在了供應鏈體系的開發,我碰到他,說起這事,他來了一句:你當時推薦的什么破快遞公司能是供應鏈么?拜托,那兩家公司是專業給網易嚴選做供應鏈的。那次去北京和老羅們開會后,我還發了高燒,臨上飛機,被“甄別”出來,直接被大白和警察用救護車送到了小湯山。這個事情讓我非常寒心。
老羅的一個問題是,莫名其妙地地自負,不把合作伙伴當回事,我們對他憤怒的地方,也在于他的態度。
雷建平:隨著經濟下滑和上市門檻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的投資項目面臨退出不了的問題,今年以后創業者們面臨的回購問題會越來越普遍,這個問題該解決怎么面對和解決?
鄭剛:你要看是什么樣的投資機構啊,我已經說了,好的投資機構會去愛護創業者,不會濫用這種條款。實際上,我們從來不濫用這種條款,所以我是很清楚我在干嘛。
雷建平:我看您和老羅還有互動,老羅發朋友圈后,您還專門就這個事情點評了一下。
鄭剛:我們沒有互動(笑),別人發給我他的朋友圈的“聲明”,我想我在哪里發呢,我就在他朋友圈下面評論一下呢。
羅永浩是大創業者 要有大擔當
雷建平:這個事情您希望如何解決呢?
鄭剛:只能通過法律程序去解決,我不做任何預期。我們只能說按照合同和規定去做。我以前和現在都認為老羅有能力鳳凰涅槃,經過洗禮后做個成功的企業家,但得有過程,這個也算一個。我們說,看好你,5年,10年,跟著你走下去。像這樣的投資人,還不能去真心對待,還能找到什么樣的投資人?
雷建平:您現在對老羅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呢。我看您雖然公開說他,但依然在維護他。
鄭剛:有媒體說我攻擊他,我是想傳達個信息。老羅,你是一個大的創業者,就必須要有大的擔當。就像我對我自己的要求,我是一個好一點的投資人,我必須擔當,我對誰擔當呢?我對我的股東,我對我的員工擔當,我的股東投入了錢,我是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對的事情,如果做錯,我承擔責任。我也是這么做的。所以我很清楚,如果我做不到,我不可能這么去要求別人。
在錘子科技這個項目上,我回購了大部分我們投錘子科技的基金投資人的資金約5500萬(可能還不止這些,沒具體統計過),但是有一小部分我目前還無法做到,關系就比較緊張。第二,我試探著向老羅說我的投資人讓我回購了他們的資金,你有沒有可能把我延期給錘科的1500萬借款提早一點還給我們基金,他說完全不可能。我最后低聲下氣地通過他找了他的朋友借過200萬左右吧,這就是“互相幫了很多”吧。
回購條款觸發后,該怎么樣操作就怎么操作,但你不能視為不見,采取流氓手段,說你們愛拿不拿,否則就沒了。
重點也不在基金回購,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輿論很容易被人設,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老羅這牛脾氣從哪來,后來有個投資人告訴我說老羅家庭背景好,父親當過副市長,從小官宦二代,可能從小就蠻橫慣了,我說我還以為老羅來自劣勢群體甚至劣勢家庭。流量為王的情況下,影響力可能意味著正確性,我也知道撕逼起來對自己和項目沒任何好處,投資人的聲音也很弱小,也是弱勢群體,但被逼到了絕路,還不能發聲么?
關鍵詞: 錘子科技